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

打造美濃藝文基地─謝二羊


用一雙藝術家的手,轉動齒輪為夢想發電;用資源再利用的思維,轉化山林草木為生活添趣;用一顆保護環境的心,活化美濃特有的客家、農村景緻氛圍。八年前來到美濃扎根的謝二羊,以美術、音樂的背景打造美濃客家文化發電場,用「場」字而非「廠」即表達場域的概念,用為藝文擴散基地。挾帶濕地保育的專長,阿善親身投入農村生產、生態經營為理想鋪路。

道地的農村生命力
晨起的曙光投入美濃金字面山下,家禽、鳥鳴、犬吠,貓兒舒服地伸直了腰、母雞帶著小雞搖擺屁股前進、池塘中的白鵝優游、小鴨還窩在石邊,圍籬笆後頭的黑羊埋頭吃草。甫進入當地人稱「阿善」的家中,轉眼間就目睹了農家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動物好夥伴。從都市來到美濃的阿善,不想攜帶著城市的生活習慣來消費山水,就是要來美濃過農村生活。

這裡是藝術文化的發電場,2010年阿善與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合作,和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團隊舉辦國際嘉年華,將外國誇張、大膽的用色手法融入水牛、伯公、八音等客家元素,在美濃來場街頭踩街遊行、野臺戲表演,這場上百人規模的活動,解放了一般人對農村的刻板印象。

挾濕地復育的專長 落實生態保育
原先在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任職的阿善,懷著環境保護工作的初衷,在尋找一處能無毒種植,又能兼顧生活的地方時,恰巧時逢美濃有機農作風潮之際,讓他進入了這地。對阿善來說,農村本身就是塊濕地,特別是水田,它會隨著季節變化帶入水鳥的蹤跡,它就是個間接性濕地。

既然要做生態保育,就不能隱居山林,阿善來到了美濃這個兼具完整客家、農村文化之地後,打造了一座實踐理想的基地。兩年前,他與夢想社區文教發展基金會合辦的國際嘉年華,帶給了地方新的視覺刺激與文化體驗,開啟藝文聚散的動能。此外,他也透過營造生態環境的專長,重建龍肚國小的生態園區、為阿南達瑪迦喜悅之母生態示範村做生態池、改造夥房的居住機能,讓舊事物能符合現代需求,成為可從事藝術人文創作的空間等等,結合生態、建築、文化等,親手實踐理念並與在地接軌。


對美濃生態與文化凋零的隱憂
然而八年多來,阿善卻也看到了美濃菸樓、夥房等人文資產正漸漸消失,傳統的庶民客家文化也在消逝當中,他擔心客家文化最後僅成為美濃一個概念性的名詞。因此,當美濃國家自然公園的提案出現時,他期待透過分區限制的方式,阻擋大型開發、水泥護岸等工程入山,也希望能藉此稍稍緩和客家文化走下坡的速度。

為此,阿善在1020日於自家農舍舉辦了一場「美濃自然公園的『非美濃』觀點」說明會,邀集大家共同在美濃黃蝶祭邁入第17年之際,共同討論「美濃國家自然公園」這個新制度。期待它能否保全黃蝶翠谷、守護美濃的好山好水、好人情,讓美濃這個理想家園的代名詞、反水庫運動風起雲湧之地、實實在在的農村,成為落腳人實踐理想的所在。


對他而言,美濃生態與文化日益消失的問題,不單只是美濃在地客家族群的問題,更是台灣重要社會資產的流失,因此他呼籲生長台灣這片土地的大家應該共同來關心,「努力不一定會成功,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」!

1 則留言:

  1. 謝老師您好:
    我是106年7月新上任的攝影社社長 林素雲.
    謝老師您是國立空大高雄中心攝影社的創社社長.
    107年3月4日(日)攝影社邀請社員回娘家聚首.正在積極邀請.
    無奈基本資料無更新.許多社員要聯絡有些困難.
    若謝老師有看到 林素雲 留言.請您與我聯絡.感謝您.
    0982 606 949 Line ID 林素雲

    回覆刪除

一個人旅行

轟隆隆 軌道碰撞著旅人的思緒 漸離 夢裡的咫尺天涯 現境的浪漫步伐 我用折翼的固執,換來寧靜的單飛            青青鬱鬱蔥蔥 粼粼茫茫 波光 遙望不見下一個山頭的風貌 低頭不見起伏跌宕的盡頭 想 閉 聆聽 那說好的夢想,漸漸明...